靜思圓 安靜 感恩 圓融 內心的安定平靜 Love his Creations 建立圓滿和融合的關係

靜思圓 安靜 感恩 圓融 內心的安定平靜 Love his Creations 建立圓滿和融合的關係
Next Upcoming Event
days
hrs
mins
secs
No Upcoming Events Found

兒童靜思體驗日 2024年11月2日(星期六)

九月尾喺兒童書展,已經有好多家長問我哋幾時會再有活動,嚟緊我地就會舉行兒童靜思體驗日。 想令你嘅小朋友平時可以多啲安靜嘅時刻,咁就要帶佢地嚟玩喇! = = = = = = = = = = = = = = = = = = 透過不同形式的活動,讓小朋友能透過五感,體驗到靜觀帶來的平靜 、喜樂的感受。從而吸引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選擇帶有靜心性質的活動,擺脫對電子產品的渴求。 靜觀能有效舒緩壓力及焦慮,培養靜觀的習慣,更能提升專注力。 《兒童靜思體驗日》 活動日期: 2024年11月2日(星期六) 活動時間:14:00-17:00 舉行地點:高山劇場新翼四樓活動室 費用:港幣280元 名額:30人 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1KeR2iSE5G5YUnfw5

Continue reading

到底靜觀,是在『觀』甚麼呢?

2. 到底靜觀,是在『觀』甚麼呢? 在現代繁忙的生活中,靜觀(Mindfulness)成為越來越多人追求內心平靜與健康的一種方法。然而,當我們談論靜觀時,我們究竟是在「觀」甚麼?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涵蓋了靜觀的核心理念及其深層意義。 靜觀的基本定義 在上一篇文章中有提到,靜觀,就是一種專注於當下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中,我們不帶批判地觀察自己的情緒、感受和身體狀況。這種方法源於佛教的禪修,但在現代心理學中,也被廣泛應用於減壓和治療。 觀察內心的波動 首先,靜觀的「觀」是觀察我們的內心世界。這包括我們的情緒和思想。當我們面對壓力時,情緒往往來勢洶洶,有時甚至讓我們無法自控。透過靜觀,我們學會站在「觀察者」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情緒波動,而不是被它們所掌控。 例如,在感到憤怒時,我們可以通過靜觀辨識這種情緒的起源,並觀察它對身體和心靈的影響。這樣的觀察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並找到更合適的方式來處理情緒。 觀察身體的感受 靜觀不僅僅是觀察內心,還包括觀察身體的感受。許多時候,我們的身體會在情緒出現前給予我們提示。例如,焦慮可能會讓我們的心跳加速,壓力可能會導致肩膀緊繃。在靜觀練習中,我們學會細心觀察身體的反應,從而更早地察覺到壓力的來源和影響。 這種觀察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照顧自己的身體健康,避免因長期忽視身體信號而導致的健康問題。通過靜觀,我們可以及時進行調整,讓身體和心靈保持平衡。 觀察周圍的環境 除了觀察內心和身體,靜觀還可以透過觀察周圍的環境而達成。現代社會節奏快,充滿各種刺激,我們常常忽略了身邊的美好事物。透過靜觀,我們可以放慢腳步,更仔細地觀察周圍的一切,從而找到生活中的美好和感恩。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專注於一杯茶的香氣,或者細細品味一頓飯的味道。這些小小的觀察能讓我們更深刻地體會生活的美好,並增強我們的幸福感。 觀察內心的靜寂 靜觀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觀察內心的靜寂。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有一個永恆的、平靜的地方,這是我們內心的本質。在靜觀的練習中,我們通過觀察自己的內心,逐漸接觸到這個內心的靜寂。 這種靜寂不是一種外在的安靜,而是一種內心的和平和安定。當我們能夠連接到這種內心的靜寂時,我們會發現,無論外界如何變化,我們都能保持內心的平靜和穩定。 除了以上各種的觀察對象,我們更能進一步體會到無論是情緒、感受還是外界事物,皆是變化不定的。通過靜觀,我們能更清楚地理解這一點,並學會接受變化。 這種接受使我們更能適應生活中的各種變化,減少對未來的不安和對過去的執著。當我們理解並接受無常時,我們會發現自己變得更有彈性,能夠更從容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Continue reading

Recent Sermons

UPDATES FROM OUR GALLERY

More Galleries